《每日高教动态》2015年4月10日

发布者:许文洁发布时间:2015-05-21浏览次数:43

【上级精神】

u正风肃纪营造职教清风正气

    42日,教育部召开职业院校廉政工作专题部署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会前,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对加强职业教育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作出批示,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要求。

  鲁昕指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迅猛发展,成果来之不易。教育领域绝不允许腐败有藏身之地,绝不允许不正之风玷污教育声誉,绝不允许腐败蚕食改革发展成果,对发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除恶务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营造良好职业教育生态,维护职业教育公平公正,加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对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要增强责任担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加强职业教育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鲁昕要求,深化职业教育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强化纪律建设,坚决纠正“四风”,严厉查处腐败,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蔓延势头,大力营造职业教育清风正气。要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有信必查、有案必办、有腐必惩,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迁就。要组织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大排查,举一反三,防微杜渐。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监管,加强权力制约,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廉政建设成效。要着眼发展,不断深化改革,铲除职业教育领域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土壤,释放发展活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教育厅分管厅长和教育纪工委书记及教育部相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教育部网站,43日)(搜集人:彭杰)

【高校动态】

u香港中文大学:申请兴建宿舍两幢造价逾六亿港元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宿舍生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现时宿位短缺情况严重,香港多所院校均未能保证所有学生能入住宿舍。根据香港特区立法会最新文件显示,香港中文大学计划在校园北陲兴建两幢全新学生宿舍,提供六百七十六个宿位。中大预计,工程造价六亿二千零七十万元(港元,下同),特区政府资助七成半费用。若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预计本年底展开工程,二一八年第二季竣工。
  按照现行政策,八大所有学士学位课程学生应有机会在修业期内,入住学生宿舍最少一年,以及所有研究课程研究生、非本地学生和每天交通时间逾四小时的学士学位课程学生,应可入住学生宿舍。
  不过,截止二一四学年,中大所需的公帑资助学生宿舍约七千四百五十个,扣除现有约六千一百八十个宿位,尚欠缺约一千二百七十个宿位。
  教育事务委员会将于下周一(13)讨论中大宿舍扩建的申请,新宿舍拟在校园北面,即环回北路附近,两幢学生宿舍合共提供六百七十六个宿位。
  新宿舍的净作业楼面面积约七千六百平方米,包括舍监、导师及家务员的居所,并会设空中花园、多用途大堂连厨房、多间休息室、茶水间、会议室、自修室、音乐室,以及乒乓球室、舞蹈室及电脑室各一间。
  中大预计,整项工程费用约六亿二千零七十万元,特区政府资助四亿六千多万元,余下的一亿五千多万元将由中大集资。
  校方已在二一三年,向沙田及大埔区议会、大埔乡事委员会及附近的村代表简介工程计划,并在不同场合,包括学生周会、校园发展交流会及论坛,向师生介绍计划,他们均表示支持。若财委会批准拨款,预计今年第四季展开建造工程,二一八年第二季竣工。
  另外,立法会文件指,本学年有三万五千多名大学生,入住八大院校的宿舍,本地生成功获批宿位的比率为六成,非本地生则有六成九,当中只有岭南大学已做到所有申请学生成功入宿。其余七所院校中,以城市大学的本地生申请获批率最低,仅四成二人获分配宿位;科技大学及香港大学的本地生,亦分别只有四成半及四成七申请人成功入宿。(中国新闻网,49日)(搜集人:彭杰)

u西南交通大学:一所工科大学的“悦读”试验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推行了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在这所老牌工科大学,学校列出一个包含96本经典作品的书单,号召全校师生加入阅读行动。

  书单里既有《史记》、《红楼梦》等中国传统名著,也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社会契约论》这样的西方经典。有同学坦言,在这项被命名为经典悦读的活动中,他们并没有感受到阅读的感。看来,对很多同学来说,这是一个阅读难度颇大的书单。

  徐飞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说,如果从单纯的感官感受层面来说,书目中那些较为深刻的作品,的确不能给人以轻松直接的阅读快感。但他强调,对于阅读的愉悦感,其最终的总落脚点必然不是感官享受层面,而是思想感受层面。

  一年多来,面对着书的诱惑远比不上手机的诱惑”“‘五大力学都读不完,哪里还有时间读经典等说法,徐飞坚定地推行着经典悦读计划。

  精神食粮影响思想底色

  书单是在2014年元旦发布的。书单里没有工具书,也没有时尚的畅销书,无一例外都是经过岁月和时间考验,真正称得上的大家之作,真正代表了所在时代的最高智慧

  为响应校长的号召,学校各院系、各部门大力宣传推广,鼓励师生以实际行动多读经典。在当年新生入学前,学校在寄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也寄去了书单,鼓励新生在入学前读点经典作品。

  很多学生发现,校园网上经典悦读的内容越来越多。许多老师、校友、中层干部的读书笔记被发布到网上,各个院系如何推进这项工作的消息也时常出现。其重要性堪比学校提出的人才强校战略、国际化战略、数字化战略等。

  徐飞坦言,这是他20139月就任西南交通大学第65任校长以来,亲力亲为的第一件事。之所以这样做,徐飞说,这是基于对全民阅读现状的担忧,现在全社会读书风气不彰,不仅普通百姓不读书,连知识分子和教授也不怎么读书,整天忙于跑项目或评审,校园内外新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看到学生们热衷看微信、刷微博,他忧心忡忡:浏览不是阅读,最多只是浅表性、碎片性阅读。现在普遍的情况是,读书或阅读满足于快餐式的概览,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有阅无读,有读无思,有思无悟,有悟无问。

  担忧的同时,这位大学校长希望有所改变,青年学生读大学的年龄段大多是1822岁,是三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接触到的精神食粮的品质,将影响他们一生的胸怀以及思想的底色

  娱乐化、浅阅读侵蚀大学学风

  徐飞的期望是,一年12个月,448个月,平均每个月读两本,4年大学下来正好96本。

  可这个目标遭遇了不小的挑战。看到书单的时候,就连土木工程学院的学霸周平都了,一是觉得书多,二是觉得书没有分类,应分别向工科生、文科生推荐。一年过去,周平只读了一本半书,上学期读了《论语》,下学期开始读《孙子兵法》。

  大一新生袁梦入学前收到了学校寄发的书单,便开始读。没想到,这些书读起来枯燥乏味。他换了好几本书,还是看不懂,心想倒不如看电影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老师罗爱华注意到,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正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她发现,如今宅在寝室里上网打游戏的学生多了,校园里玩手机的低头族也多了,而静下来读书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罗爱华认为,娱乐化、浅阅读的风气正侵蚀着大学的学风,这一代孩子,读书方面还要加强

  然而,在这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学生学业任务繁重,很多学生觉得,大家都在图书馆里拼命地研读五大力学,还有时间读经典吗?有学生甚至反问,读经典有什么用呢?把专业学好,还不够吗?

  学生的反馈印证了徐飞之前的判断。但他没有放弃,反而更坚定地推进经典悦读计划。他说,大学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不能仅仅迁就读者现有的口味,还应该肩负起引导和提升之重任,从教育功利的角度出发,这是引导学生走出游戏厅、走进图书馆

  把经典阅读作为通识教育载体

  徐飞更愿意把这项工作归因为一种使命感。他说,现在大学教育在异化,包括欧美精英大学在内的很多大学,事实上已成为职业培训机构

  他引述哈佛大学哈瑞·刘易斯教授的作品《失去灵魂的卓越》中的观点说,很多世界级名校,似乎越来越卓越,学术成就越来越多,论文质量越来越高,客观上对世界物质文明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那些贪得无厌的华尔街高管们,大多是这些名校的毕业生,他们似乎失去了灵魂,严重缺少社会责任。

  徐飞认为,当前教育的异化之处在于:过份强调专业和职业训练,严重忽视人品养成和人格塑造,甚至完全漠视职业操守和社会担当。他试图以阅读为切入口,推动这所以培养卓越工程师而出名的大学作出改变。大概是为了以功利性的方法来做非功利性的事,用时尚的方法来做严肃的事的一种努力。徐飞说。

  他强调,从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个层面而言,经典阅读在西南交大不仅仅是一场活动,也不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而是作为通识教育的载体。

  经典悦读给工科学校注入一种情怀

  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经典悦读计划产生了共鸣。对于学校高调推进的经典悦读计划,法律专业学生宋行健表示理解,如果没有要求,读书的人可能会更少

  一直以来,在这所大学,工科男是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一度被理解为只专注于专业学习、对人文社会科学无感的形象。土木工程专业2012级学生何常春对此深有感触。爱读书的他,一度被室友们看成另类

  读书有什么用呢?这是何常春经常面对的问题。他认为,经典作品能丰富自己的价值观,阅读是树立正确价值观最有效、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

  现在,何常春居然有了自己的粉丝,周平就是之一。在周平的印象中,用人单位常常反馈,西南交大的学生专业基础很扎实,但是缺少人文素养,学校大概是希望我们工科生再提高一些人文素养吧

在工科生闫业祥的眼里,西南交大的气质正在悄然改变。他把校长推进的这项工作理解为一项小改革一所伟大的学校不应该只是固守传统,而应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经典悦读给敦厚朴实的工科学校,注入了一种浪漫、博大的情怀

u天津大学:新校区打造智慧校园

老师上课不再需要带U盘等拷贝课件,只需在教室电脑端登录桌面云系统即可进入自己的个人电脑;智能照明系统根据不同场合、人流量自动调节灯光开关,还可以利用自然光调节室内照度;学生宿舍的电网在熄灯后可以识别手机与电脑等不同设备,不允许电脑用电,但却允许学生给手机充电……这些充满智能与人性关怀的细节,是即将于今年上半年竣工的天津大学新校区向入住师生们展现出的场景,在云计算、物联网、融合通讯、协同办公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天大新校区将成为一座更加聪明的智慧校园

  目前天大新校区建设已经进入决战90的最后攻坚阶段,多个建设项目已经完成主体建设,而随着骨架的成型,新校区的神经系统也开始搭建。近日,天大新校区能源监控系统、数据中心动环系统、校园网络系统等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它们将把智慧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天津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智慧校园部副部长孟少卿昨日上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智慧校园是天大新校区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理念与目标,在当代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天大要将新校区新技术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涉及学校运行管理的神经系统上,以高技术标准规划,让新校区相比老校区更加聪明

  孟少卿说,天大新校区的智慧校园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以泛在、安全为核心的智能化,以高效、便捷为目标的信息化和以低碳、节能为主题的环保化。如新校区将以数据中心为大脑,建立包括有线网和全覆盖的无线网在内的智能网络系统,为师生提供泛在的网络服务;在此基础上将建立校园安防、消防以及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时数据传输、快速应急响应都将让新校区更加安全。

专家观点

u陈平原:拓展211 兼顾公平与效率

    解放日报解放网讯今天(1日)举行“十三五”期间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建言:拓展211工程,增加入选高校数量,兼及公平与效率。

  “211工程”、“985工程”分别是国家在上个世纪末先后提出的高校重点建设工程,前者主要是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入选高校112所;后者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共有39所高校。社会习惯将其分别称为“211高校”、“985高校”。教育部曾表示两者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

  此前社会曾有声音认为,当下‘985’、‘211’的特殊待遇导致中国高校“贫富差距拉大”,应取消。不久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回应,“211”、“985”工程还将继续坚持做下去,这个方向没有变。

  在论坛上陈平原教授指出,是否入选“211”工程和“985”工程,在当前环境下对一所大学发展而言,差异确实巨大。这其中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在运行期间的各方面作用下,成为了名牌大学的标志,形成“光环效应”,小部分高校集聚更多资源和社会关注,或许并非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之福。

  “当然,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简单取消,”陈教授说,不能只顾公平而丢下效率。他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经过严格评审,逐渐增加211高校的数量,让有潜质的大学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当被问及扩容为何不提“985”?陈平原说,与“985工程”相较,“211工程”更接近对一所高校加大扶植的门槛,在这一平面上进行扩容,更具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他的“公交车”比方很有意思。对于211扩容的态度,是否入选“211工程”的大学,想法截然不同,就跟普通人生活中坐公交车一样——一辆挤满人的车子,已经在车上的人拼命说,不能再上了,车门外赶着上班的却想着,挤挤为啥不行。

陈平原指出,增加“211高校”数量不会稀释原有“211高校”的荣耀和资源,而是一个高等教育逐渐回归常态的过程,这对中国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有两点尤须注意:其一,重开“211之门”吸纳一批具有潜力的高校,重点应是中西部的大学,这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其二,人文社会科学应该在拓展211工程中得到。(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更多关注)(解放网,41日)(搜集人:彭杰)

u吴朝晖:高等教育处在变革关键期

   今天(1日)举行“十三五”期间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建言:拓展211工程,增加入选高校数量,兼及公平与效率。

  “211工程”、“985工程”分别是国家在上个世纪末先后提出的高校重点建设工程,前者主要是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入选高校112所;后者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共有39所高校。社会习惯将其分别称为“211高校”、“985高校”。教育部曾表示两者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

  此前社会曾有声音认为,当下‘985’、‘211’的特殊待遇导致中国高校“贫富差距拉大”,应取消。不久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回应,“211”、“985”工程还将继续坚持做下去,这个方向没有变。

  在论坛上陈平原教授指出,是否入选“211”工程和“985”工程,在当前环境下对一所大学发展而言,差异确实巨大。这其中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在运行期间的各方面作用下,成为了名牌大学的标志,形成“光环效应”,小部分高校集聚更多资源和社会关注,或许并非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之福。

  “当然,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简单取消,”陈教授说,不能只顾公平而丢下效率。他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经过严格评审,逐渐增加211高校的数量,让有潜质的大学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当被问及扩容为何不提“985”?陈平原说,与“985工程”相较,“211工程”更接近对一所高校加大扶植的门槛,在这一平面上进行扩容,更具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他的“公交车”比方很有意思。对于211扩容的态度,是否入选“211工程”的大学,想法截然不同,就跟普通人生活中坐公交车一样——一辆挤满人的车子,已经在车上的人拼命说,不能再上了,车门外赶着上班的却想着,挤挤为啥不行。

  陈平原指出,增加“211高校”数量不会稀释原有“211高校”的荣耀和资源,而是一个高等教育逐渐回归常态的过程,这对中国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有两点尤须注意:其一,重开“211之门”吸纳一批具有潜力的高校,重点应是中西部的大学,这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其二,人文社会科学应该在拓展211工程中得到更多关注。(作者系浙大校长)(中国青年报,327日)(搜集人:彭杰)

【新闻纵横】

u2015中国最佳大学榜 16所高校被称六星级大学

    中国六星级大学排行榜出炉,上榜的都有哪些大学呢北京大学依然稳居首位,成为中国最顶级大学。论师资论名气,北京大学被评为“中国最高学府”是当之无愧的。而清华大学则名列第二,中国最顶级两所大学都坐落于北京,看来北京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统计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1-201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中,全国先后有117所高校跻身中国大学百强。其中,北京市跻身全国百强的高校最多,有23所雄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江苏省有14所,上海市有9所,陕西省有8所,湖北省和广东省各有7所,湖南省和四川省各有5所,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各有4所,安徽省、福建省、河南省、山东省、重庆市有3所,浙江省、吉林省、天津省、山西省各有2所,甘肃省、广西自治区、贵州省、海南省、河北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云南省各有1;令人遗憾的是,至今青海、西藏和宁夏无高校跻身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学术专家、中南大学[微博]蔡言厚教授指出,在2011-201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入选的117所大学中,高达84所高校连续5年蝉联全国百强,这充分证明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和结果的科学性、稳定性、透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其中,江南大学辽宁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安徽大学河南大学海南大学内蒙古大学深圳大学贵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四川农业大学17所高校未能跻身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百强之列,这些高校也是未来几年内中国最有实力冲击全国百强的高校。(中国考研网,49日)(搜集人:彭杰)

u台湾世新大学教师代表团到同济大学交流访问

    青年人网讯 41日至6日,台湾世新大学通识中心、学务处等部门教师代表团一行37人应邀到同济大学交流访问。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校长助理胡展飞会见了代表团。校办、港澳台办负责人等陪同会见。

  41日至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秘书长王小兵、联络部主任张娟专程到访同济大学,对同济大学涉台教育交流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在校期间,王小兵与来访的世新大学教师们就“两岸关系与两岸青年交流”进行了专题座谈。

  42日上午,同济大学教务处叶为民老师与世新大学通识中心李功勤老师等就通识教育问题(包括课程安排和学分设置等)进行了初步讨论。

  此外,世新大学教师代表团还参观了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深化院系和专业之间的联系。(青年人,48日)(搜集人:彭杰)

u郝平会见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教部长

    47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会见了来访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长顾爱文教授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教部长安德鲁·威尔金森先生一行。

    郝平回顾了中国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近年来在教育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中方愿与加方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双方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支持两国学生交流进一步扩大,促进中加教育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教育部网站,48日)(搜集人:彭杰)

【域外采风】

u美多所大学与“食物银行”合作帮助低收入学生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49日报道,由于大学学费不断高涨,许多大学生无力应对生活开支,因此,近年有愈来愈多的大学与当地“食物银行”(food pantry)合作,以协助低收入学生渡过难关。

  美国加州大学学生西埃拉•韩德森2014年就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下课休息期间去校园内设置的“食物银行”领取免费罐头蔬菜、面食和谷类食品。

21岁的韩德森主修食品科学,她说:“如果校园内未设置‘食物银行’,我就要考虑找工作赚钱了。”

据报道,可让有需要学生免费领取杂货和基本补给品的“食物银行”,2007年经济衰退开始后陆续在美国校园出现。目前全美已有逾200所大学设置“食物银行”,其中大部分是公立大学;预计将有更多大学加入,即使目前经济已逐渐复苏。

促使大学校园设置“食物银行”的原因是什么?据大学理事会的统计,自2007年以来,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学费已调涨25%;此外,住宿、教科书和交通等成本,也在近年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有愈来愈多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就读大学;例如,包括柏克莱加州大学和洛杉矶加州大学在内的加州大学系统,有四成的大学生是来自年收入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万元)或以下的家庭。

戴维斯加州大学校长琳达•卡泰西表示:“我们有学生接受补助,但每晚仍须借宿在同学的车上,因为无力负担房租。”

卡泰西指出,由于薪资增长停滞,许多学生获得家庭更少的援助。她说:“在经济衰退过后,我们有许多学生,甚至包括不符合援助资格的学生,也必须自食其力。”

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美约有14.5%的家庭曾出现某种程度的欠缺食物问题。而大学生欠缺食物问题的程度,目前仍不清楚,但已成为许多教育人员日渐关注的议题,因为该问题会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和上课率造成影响。

    加州大学总校长纳波利塔诺为应对此问题,最近即展开一项纳入学生饥饿问题的计划。许多学校的“食物银行”都是与当地的超市、餐馆和农场合作,以收集食物和其他杂货。密执安州立大学食品银行总监、大学和学院“食物银行”联盟共同创办人泰吉表示,该联盟自2012年在13个校园成立以来,至今已增长至183个会员。该联盟也指出,仍有许多拥有“食物银行”的学校并未加入该联盟。(环球网,49日)(搜集人:彭杰)

u全球“野鸡大学”美国占一半 中国成最大受害国

2个月后,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部分不打算参加高考的学生也正在准备国外大学的申请。然而去年底,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援引美国大学一项统计数据称,美国“野鸡大学”泛滥成灾,而中国成为其最大的受害国,美国的野鸡大学每年的学位证书95%给了中国人。因此申请留学也要擦亮眼睛,警惕野鸡大学。

  根据有关资料,全球近2000所学位证书未获得认可的“大学”,其中美国就占了1000多所,超过总数的50%多,集中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夏威夷、华盛顿和佛罗里达4个州,这一数据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最近几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度增长,每年增幅达到20%以上。其中广州留学增幅达到了30%,名列前茅。在美国的国际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已经占到25.4%。美国国际教育发展协会副会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杨晓柯表示,中国留学学生人数增长基于三个客观原因,首先,中美良好的双边关系,中美经贸、文化交流日趋密切;其次,美国高校在中国的认知度越来越高;第三,美国院校在中国招生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此外,还有一个主观的原因就是,中国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出国受教育就是一件好事。

  确实,出国留学镀金,现今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优先选择。而事实上,根据调查了解,中国留学生在国际留学生中的质量并不理想。如今每年不断增多的“海待”就是证明。

  国外优秀的大学数量还是有限的,申请名校竞争激烈。申请不到名校的家长很容易被忽悠进野鸡大学,其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成为“海待”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美国注册一个大学很容易,所谓的美国“文凭工厂”,就是一些非常烂的大学。所以,中国学生及家长在选择出国留学的时候,不仅要明确出国留学的目的,而且要甄别清楚哪些是真正的大学,哪些是垃圾学校。

  此外,对于很多孩子而言,留在中国继续接受本地化的教育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讲,走出国门才是更好的选择。中国留学机构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个人学习道路,而不是一味地鼓励送往国外留学。

  当然如今国内学生及家长选择出国留学,一方面,是在强烈的攀比心理和虚荣心的驱动下选择留学;另一方面,则是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有问题、不能读,只能出国读大学。这也给我们提出了另一个大问题,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如今,中国的大学体系已经不适合现代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的大学文凭正失去吸引力。国内的教育专家指出,国内高等教育体系的不足——从过度行政化到低质量的教学,从腐败到缺乏学术自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实行2010-2020年改革大学体系和高考制度的10年计划。目前计划的实行已经接近中点,取得的成果并不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在于大学由政府管理,它们过于行政化,没有自治权,其结果就是所有大学都千篇一律,过多关注规模而不是质量。国家教育改革计划要求把行政权从中央政府下放到地方政府,然后交给大学本身。学校在挑选学生方面也将有更多自主权。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高等教育是否步伐可以迈得更大呢?


编辑:李曼                                    审核:王文健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电话:021-54345426;021-54345346
邮箱:fzghb@admin.ecnu.edu.cn 传真:021-2428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