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高教动态》2015年5月5日

发布者:许文洁发布时间:2015-05-21浏览次数:160

【上级精神】

  

u国务院: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完善工资待遇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的办法,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鼓励毕业生到乡镇特别是困难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对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结合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推进,在基层特别是街道(乡镇)、社区(村)购买一批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优先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社会保险补贴。落实完善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将求职补贴调整为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扩展到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完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基金滚动使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对高校毕业生申报从事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纳入各项社会保险,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54日)(搜集人:李曼)

  

u教育部:中国气象局联合推进气象教育和气象人才培养工作

420日,气象教育工作座谈会暨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不断创新气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气象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表示,气象事业关系国计民生,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气象工作和气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更加注重体制创新、更加注重需求导向。就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杜玉波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高校建立以气象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二是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高校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标准、修订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教材更新教学内容、组建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训质量,推进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三是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建,探索气象人才培养联盟运行的长效机制,完善联盟的组织运行机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交流研讨机制等。
  会上,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正式成立,旨在强化各成员单位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强化各成员单位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搭建教育与行业合作交流平台,有效提升气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气象领域高等院校(气象类学院)、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国家级气象业务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均可申请加入联盟。(教育部门户网站,428日)(搜集人:李曼)

【高校动态】

u中国科技大学:“科大一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随着两个巨大的半环形主体真空室组件的顺利合龙,我国首台大型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KTX各系统的部件研制建造工作近日在合肥全面完成,进入装置最后整体安装调试阶段。装置设计的各项指标均达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 

  聚变能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其目的就是探索和验证磁约束核聚变科学与技术的可行性。

    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KTX,中文简称“科大一环”)是科技部“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支持的大型装置建设项目。据项目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刘万东教授介绍,反场箍缩是有别于托卡马克、仿星器形式的另一类环形磁约束聚变装置,是先进磁约束聚变方式探索研究的重要平台。(中国教育报,54日)(搜集人:吴松)

u上海师范大学:探索学生党员“设岗定责”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上海师范大学积极整合校内外党员实践锻炼平台,广泛开展“设岗定责、实践引领发展”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岗位设置注重“三个结合”。一是校内校外相结合。除了传统的班团、党支部干部岗位,各个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了入党导航员、学业帮困教学员、就业联络员等岗位。全校16个学院均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党员参与各类校外志愿者活动。二是网上网下相结合。各学院注重设立网络岗,利用网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商学院设立“网络舆情导航岗”,收集新闻热点,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充分发挥易班导向功能;生环学院设立“网络宣传员”岗,建立支部官方微博账号,及时更新支部动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布相关就业、考研信息,分享学习、生活信息。三是自主选择与组织安排相结合。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从学生和社会需求出发,从学生党员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党员的特长及意愿来配置岗位,保证每名学生党员都有适合自己的锻炼服务岗位,调动和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岗前培训强调“三级联动”。一是学校层面形成共识。校党委书记在党务例会上专门强调活动的意义、重点内容。学校专门召开各级党务干部参加的学生党建工作推进会,解读工作方案并作动员,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学院层面全面动员。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各学院对学生党员进行岗前动员和培训。有的学院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全体学生党员进行集体宣誓。有的学院就如何提升岗位工作效率开展专门培训,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三是支部层面逐一过关。各学生党支部围绕“设岗定责”开展专题组织生活进行学习讨论,支部及党员就岗位设置及发挥作用进行充分交流。

监督考评发挥“三种力量”。一是党员互评。学生党支部每年召开一次学生党员述责答辩会。每个党员就自己在岗位上的履职情况向支部大会进行汇报,并承诺下年度的具体目标。支部内党员相互之间进行民主评议,并根据评选条件,推荐优秀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二是群众考评。各学生党支部组织班级、园区群众参加考评,全面考察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与作用发挥情况。群众考评情况作为学生党员评优、转正的重要依据。三是组织考评。各学院党组织对测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确定“优秀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预选名单。由校党委组织部牵头,党委相关部门参加,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确定初评名单,提请校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正式表彰名单。通过校报、校园网、图文展等形式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54)(搜集人:吴松)

u北京邮电大学:依托“北邮人论坛”建学生网络家园

2003年秋季建立至今,以分享信息、服务学生为主旨的校园网络论坛“北邮人论坛”已在不经意间跨过了十余年的光景。“北邮人论坛”投入使用之前,学校的信息发布、师生交流、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反馈,只能借助少数的网络平台或者现场交流,互动与沟通在时空限制下少之又少。“北邮人论坛”的出现使学生课余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信息化水平随之进入一片新天地。

“建立论坛的主要目的,就是建设一个师生网上相互交流和发布信息的平台,学生们也可以在论坛上打造自己的信息发布专属平台。”信息化办公室教师丛群坦言,如今对教师来说,“北邮人论坛”一方面是了解校内新鲜事、了解学生动态的好窗口,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倾听学生心里话、发挥积极引导作用的好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大家都是普通用户,氛围宽松,学生们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以学生处教师为代表的论坛活跃用户,主动回复学生提问,并直接把问题转给学校各个负责的部门。”朱开明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论坛已经成为反映学校生活真实情况的一面镜子,方便学校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服务。

秉承开放、包容、共享互联网精神的“北邮人论坛”不保守、不封闭,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吸引在京知名高校的众多学子前来交流讨论。论坛板块可由用户自由设置,学生们可以把跟自己利益最相关、最感兴趣的板块放在醒目位置,轻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北邮人论坛最大的魅力,就是将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求职等息息相关的内容,用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最常使用的媒介高质高效地集于一体。”王道佳深有体会地说,学生在学术、娱乐、生活、求职、考研、情感诉求、意见建议等方面都可以在论坛上找到合适的板块。

设计的人性化和使用的便捷性,使得“北邮人论坛”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每到求职季,“毕业生找工作”就成为论坛最火爆的板块,华为、爱立信、百度等大批业内领头公司在论坛招聘信息版面、兼职版主动发布招聘信息。2014年,“北邮人论坛”发起爱心募捐活动,4天为身患重病研究生募得善款4.6万多元。

“论坛建成上线后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慢慢形成了北邮人论坛特有的健康积极、生动活泼、易用实用的网络文化。”丛群说,虽然随着注册用户、每日在线用户和发帖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其他高校论坛的快速发展,“北邮人论坛”也经历过发展瓶颈,但经过多年的摸索,论坛逐步建立起学校统管、教师牵头、以学生为主的志愿管理服务团队。

“北邮人论坛手机客户端出现之后,好多同学养成了随手拍随手发、每日看一看的习惯。”王道佳说,正是有了“北邮人论坛”,学习生活才变得更加精彩。(中国教育报,52日)(搜集人:吴松)

【专家观点】

u吴世彩:运用法治思维推进高校党建工作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运用法治思维发挥高校党建工作在高校治理改革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是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宁夏医科大学在实施塞上堡垒党建工程中,以尊重教育教学客观规律、提高高校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原则,注重运用法治思维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

以法治思维凝聚发展目标。高校治理改革要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深入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依法治校,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的结合,完成立德树人任务。高校依法办学和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宁夏医科大学在实施塞上堡垒党建工程中,学校党委注重抓方向、作决策、出主意,调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民主集中再民主的形式汇纳民意、集聚智慧,制订完善大学章程,为学校规划稳定、可预期的发展蓝图,鼓励全体师生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法治思维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不仅是切实履行大学基本职能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根基。优化高校治理体系必然要以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厘定利益边界、畅通运行机制。根据塞上堡垒党建工程的要求,宁夏医科大学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完善党组织功能,进一步强化教学科研主体职能,建立科学规划、目标管理、自主运行、过程指导、民主监督、动态考核的工作程序,确保各项工作权责明晰、职责到位,发挥好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对校内制度进行梳理,确保内容合理、程序合法,促进学校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以法治思维提高干部素质。提高高校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既是依法治校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宁夏医科大学对干部提出四方面要求:勤学习,增强对法治精神的价值认同,树立法大于权的意识;多实践,首选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做到按制度办事;讲程序,保证民主参与、过程公开,经得起法律拷问;多咨询,切忌不懂装懂拍脑袋,善于听取法律专家意见。从以上四方面加强干部法治素养,提高教育过程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加大按照大学章程开展工作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体现法治原则对学校办学全局、管理过程的全面统领。

以法治思维维护师生权益。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高校党建工作一方面要保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另一方面要在完成教育任务中,将公平正义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程序意识等法治理念渗透到学生教育管理和学校教学科研中。通过把党支部建在班级、学科点,设立功能党小组等措施,宁夏医科大学搭建起师生直接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平台;通过完善学生考核、评价、申诉机制,畅通师生利益诉求和民主监督渠道,让校务管理更加阳光透明。(作者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人民日报,427日)(搜集人:吴松)

【新闻纵横】

u浙江巡回诊断检查高校教学

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决定建立全省高校教学巡回诊断检查制度,从今年开始每年对高校教学情况开展巡回诊断检查。

  据了解,开展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教学制度建设情况、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课堂授课及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情况、学生学风考风等学业管理情况、教学评价情况、教学条件保障情况和其他相关情况;巡查的主要方式有听课观课、访谈座谈、考察、查阅、诊断、交流和其他方式。

按照规定,每校巡查时间一般为510个工作日,专家组巡查结束后,要及时形成写实性《教学工作巡回诊断检查报告》。《巡查报告》内容包括教学工作值得肯定和特色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的方面3个部分,其中存在问题和需要改进方面的内容需达到总字数的2/3以上。教学巡查专家原则上从高校相关领导岗位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或退休的熟悉教学工作的教授中聘请。省教育厅每学期制订巡查计划,安排巡查1520所高校。(中国教育报,54日)(搜集人:彭杰)

u“一带一路”建设为中亚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

“我打算考研,希望能继续留在兰州交大读研究生。”兰州交通大学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洛山心存期许。

  在深思熟虑后,洛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中国正在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为我们既懂俄语又懂专业的中亚学生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甚至有人提前‘预订’我们。”但洛山不想早早就业。

  就读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他认为,自己本科学的还远远不够,希望通过攻读研究生提高专业水平,“将来就业起点会更高,能够参与到更重大的项目中。”

  谈及未来就业,洛山毫不犹豫地说,“要么留在中国,要么回国工作,但不管怎样,自己肯定还会保持与中国非常亲密的联系。”洛山解释,一方面是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中国政策的鼓舞,即正在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

  兰州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引珍介绍说,正如洛山所说,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让在中国留学的中亚学生感受到了就业良机。“‘一带一路’需要像他们这样既懂汉语、俄语又懂专业的人才参与到经贸合作、交通建设等领域。他们未来也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使者’。”

  兰州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国锦告诉记者,“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我们培养出的中亚学生比往年更加抢手。”

  记者了解到,该院今年共有17名来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中亚学生毕业。虽还未到毕业季,但绝大部分毕业生已找到了工作。“有4名学生签到了中石油土库曼斯坦分公司,有两名学生与土库曼斯坦当地企业签约,其他留学生也是各有归属。”张国锦说。

  “这些学生的月收入普遍高于当地一般收入水平。”张国锦说,对他们来说,能够学好语言,学好专业,就意味着会有较高的收入。

  据了解,2008年至今,兰州交通大学招收了约1000名留学生,其中中亚国家留学生占60%左右。“仅拿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来说,我们自2013年以来就培养了38名,他们都在政府部门、跨国公司等工作,用人单位每年都会赶在就业季前上门招聘。”张国锦说。

张国锦说,“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创造了合作机会,也需要人才去落实。“这能达到多方互利共赢目的,留学生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又能在中国与中亚的合作中起到积极的纽带与推动作用,更能促进民心相通。”(新华网,54日)(搜集人:彭杰)

【域外采风】

  

u希腊:政府挪用研究经费支付公务员薪水

希腊科学家连日来就政府对国家科研系统的“两面夹击”既气愤,又难以置信:其一是征用研究经费填补希腊越变越糟的金融系统;其二是对高等教育的一项新改革,他们认为这项改革将使大学更加行政化、让精英更少。希腊议会通过了一项紧急法令,授权没收研究经费。这条法令要求当地政府和其他国立机构把资金储备转入希腊银行,从而支付公共部门雇员的薪水和津贴。为了减少经费充公的水平,很多研究人员正在采取疯狂的行为尽可能地转移或是花费日常开销存款,有些研究人员大量囤积消费品,有些提前给博士生支付几个月的工资。“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为了防止资金被政府调走,大量隐藏研究经费的行为正在发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海洋学家Costas Synolakis说。政府的突袭受到希腊科学家的痛恨,过去三年中,他们的工资已被削减了近30%,他们越来越依赖于欧盟的研究资助——而希腊的科研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中国科学报,54日)(搜集人:吴松)

u新加坡:法务部根据全球排名取消对英国八所高校法学学位的认可

根据新加坡法务部(Singapore Ministry of Law)日前最新出台的政策,自 2016 年起,英国八所高校的法学学位将不再获得新加坡律师行业准入资格,其筛选标准为《泰晤士报》(The Times)、《英国卫报》(The Guardian)等杂志公布的法律专业全球大学排名。目前,只有含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在内的11所英国高校仍继续获得新加坡律师行业的认可。此项政策的出台旨在对新加坡法律行业进行人才质量控制,以缓解其国内法律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根据新加坡法务部的调查数据,2010年至2014 年间,前往英国攻读法律学位的本土学生人数增长超过2倍,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就业,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岗位供大于求的矛盾。据悉,新加坡法律机构每年提供约500份为期六个月的培训合同(进入新加坡律师行业的必备资格),而本土高校每年毕业的法律专业学生数量则达到了400人,就业岗位明显供不应求。(大学世界新闻,425日)(搜集人:李曼)

 

编辑:李曼                                                  审核:戴勇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电话:021-54345426;021-54345346
邮箱:fzghb@admin.ecnu.edu.cn 传真:021-2428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