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8年寒假务虚会
建一流学科、办一流本科,共绘“华东师大的幸福之花”
2月24-25日,我校2018年寒假务虚会在闵行校区教师之家举行。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以评促建,学科评估和本科教学评估的总结与反思”为主题,在回顾总结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就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全面办好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和路径集思广益、谋篇布局。
会上,校长钱旭红,副校长李志斌、周傲英分别以“华东师大的大爱、大师、大楼——我的思考和想法:从理念到操作”“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办一流本科教育”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
我校召开2018年寒假务虚会
钱旭红根据上任以来在校内广泛深入调研的所得所思,结合自己丰富的高校管理经验,分享了他的治校理念和方略考量,以及对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全局构思和规划。他首先阐述了对华东师大愿景格局的理解,认为这是一所能引领中国甚至世界教育变革、正在成为世界一流的领先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钱旭红表示,学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肩负着育人使命、文明使命和发展使命,涵盖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走向世界的中国知识体系,中华文明复兴和对世界的引领,改变世界的新力量源泉和新工具,生态、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永续发展六个方面。
接着,钱旭红从优势、困难两方面论述了学校当前的发展态势,阐明了未来四年学校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时间表,并强调,一流的学术、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治理服务是建设国际水准、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次并列提出。而高等教育的广义教育功能,也正是华东师大的责任所在,迈向世界一流的师大,正奋斗于为全社会和人类提供全面的幸福解决方案。对此,钱旭红绘制了一朵“华东师大的幸福之花”,来诠释“幸福方案”的内容要义。“教育+、生态+、健康+、国际+、智能+”五片花瓣寓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涵盖若干重点学科群,为学科交叉融合聚焦,学科与科研平台、院系的协同,学科发展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等提供集成性平台。
校长钱旭红作“华东师大的大爱、大师、大楼——我的思考和想法:从理念到操作”主旨报告
关于学校未来的发展策略和思路,钱旭红表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学校将继续贯彻国际化、信息化、跨学科的“3I”工作方针,打破传统学科行政壁垒,立足全球视野和资源,运用信息智能化进逼转型提升。他指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既要改变过于传统僵化的学科专业体系,又要重点抓交叉前沿基地,逐步实现从学科建设的问题引导转向超越性的理念引领。他强调,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一要推进全球范围的制度化科学化人才选拔、培育,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二要主动牵引学科对接产业,创造学科的重大战略需求;三要先行一步变革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树立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达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四要用“双创”精神改变传统的中国教学教育,支撑“双一流”建设;五要强化绩效运营,促进“双一流”整体建设;六要规划和建设一流校园,提升学校的形象和整体内涵。
李志斌在报告中首先通过政策对标、规划对标、高校对标,全面深入分析了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2017年,国家地方发布系列政策,对高校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希望,迫切需要学校构建对接服务新需求的学科供给链,以竞争求地位、以质量求竞争力,加快各领域的深层改革,推进师范教育规范化、学科化、凸显化。“十三五”规划实施两年来,部分关键指标任务已初步完成,但也有些指标任务进展缓慢,需加大推进力度。学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但部分核心指标与兄弟高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李志斌表示,总体来看学校近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就,特别是文科实力强劲、优势学科众多、基础学科扎实,构成了支撑学校地位的稳定因素;而国家和区域需求的旺盛、优秀青年人才的增加、学科建设体制机制的完善,则为学校加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必须看到,学校核心实力较弱、顶尖学科缺乏、优势学科冲顶受限、理工学科体小质弱等短板不容忽视;思想观念未应时而变、管理水平未达一流、社会发展需求响应不够、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缓慢等改革壁垒亟待突破。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今后三年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工作设想:一方面要继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跨学科建设大方向,推进实施“2+5”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切实加快理工科发展步伐;另一方面要实施新一轮综合改革,开展一流学科建设深层动员,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健全一流学科建设协同推进机制,推进核心指标迈上新台阶。
副校长李志斌作“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主旨报告
周傲英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以上学期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反馈情况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现状,反思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索提出了办好一流本科教育的方向和改革之路。他指出,目前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教授和高层次人才给本科生上课率低,院系教学管理队伍不强,引领中国教师教育还没有落到实处,实验教学和“双创”教育亟待加强,专业设置尚未进入动态优化调整的良性发展轨道等薄弱环节。对此,他认为,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之路一要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转专业,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培养理念;三要打通本研培养通道,通过助教(TA)等制度建立本研之间的紧密关系和良性互动;四要围绕本科生的“批判性精神、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开设通识课程,结合“双创”教育、“一带一路”倡议等,鼓励知名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五要利用信息化的强力支持和学校职能部门的综合改革推动本科教学全面深化改革。最后,他特别强调要以通识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和抓手,与其他人才培养改革举措形成联动,同时围绕“人才培养”展开大调研,制定本科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院系先行试点而后全面推行。
副校长周傲英作“以学生为中心,办一流本科教育”主旨报告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任友群在主持主旨报告时表示,本次大会的三个主旨报告分别聚焦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精准把握学校的发展态势,明确优势与不足,细化目标与责任,形成了共识和动力。希望各单位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需求及学校发展目标,在改革发展中找准定位,深入思考,真抓实干,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任友群主持主旨报告并讲话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结合主旨报告,为学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并就如何推进学科建设、本科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在分组讨论汇报环节,学工党委书记、学工部部长余佳,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永迪,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健,历史学系系主任孟钟捷等在代表各组发言中表示,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本次大会的主旨报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立意高远、见解深刻,体现了学校的发展自信和忧患意识,为学校下一步工作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干劲;并就如何深化落实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与薪酬体系相匹配的荣誉体系、力促创新创业发展、优化通识课程结构、完善管理统筹机制等提出了系列建议。
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建言献策
学工党委书记、学工部部长余佳代表小组作汇报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永迪代表小组作汇报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健代表小组作汇报
历史学系系主任孟钟捷代表小组作汇报
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在主持分组讨论汇报时表示,虽是务虚会,但与会人员在分组讨论中的发言务虚也务实,紧扣会议主旨和工作实际,盘家底、说短板、提举措、议长远,围绕深化改革、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等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可行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主持分组讨论汇报并讲话
最后,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本次务虚会采用主旨报告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以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质为关键词,综合解析了学校“双一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反思薄弱环节并深入探讨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学校制定发展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童世骏围绕会议主题,结合主旨报告和分组讨论情况,通过辩证分析老问题和新问题、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选择的问题和综合的问题、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间的关系,就学校未来改革发展思路和举措提出了意见建议。他指出,学校发展面临新问题,学校工作存在老问题。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我校也进入了新的关键发展时期,必须坚持突出学科建设在内涵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凸显学科特色,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探索学科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机制;人才培养要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以培养具备迎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能力、能够胜任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求为目标导向;科学研究也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频共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用中国的理论来解决中国和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全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中国解决方案。他希望全校上下以整治工作中长期存在的老问题为抓手,凝心聚力,结合新形势研究解决措施,攻坚克难,把握机遇实现新的发展。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作总结讲话
童世骏认为,学校发展既需要解决认识问题,也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为学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学校将继续深层次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建立有效的办公用房资源配置管理制度、探索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检查评估和激励机制等举措推动认识问题、实际问题的双重解决。童世骏表示,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性问题,但更多的是涉及多方因素的综合性问题,面对前者,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后者,要统筹兼顾,寻求妥善解决。他以分组讨论中被多次提及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问题为例,论述了综合性问题的复杂性、广泛性和动态性,并指出,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为学校同步推进学科建设和本科教育教学,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之间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充分条件,使得这两项工作之间的关系成为综合性问题而非选择性问题。
童世骏指出,本次会议中提及的诸多问题有的是对内在问题的感知与反思,有的是对外部环境、评价模式、资源分配方式、管理机制等的认识和思考,我们应更多地将目光投向“自己的问题”,在日常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中,也应更多地关注、更积极地解决与自己相关的问题,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务虚会的意义。童世骏认为,还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科学的理论产生于发展着的实践,发展着的理论能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将本次会议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概念应用于指导实践,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同时学校应调动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校职能部门等各条线力量,帮助学生做出有质量、有责任的选择,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办学各个环节中。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将一流的专业教育与一流的教师教育相结合,促使学校的教师教育和教育研究优势、人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学校办学的实践优势;同样我们的信息化、国际化、跨学科三大战略也应更多地具体化为实际工作举措,体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童世骏强调,学校各基层单位在处理和解决一些改革发展问题方面已经有很好的探索,接下来学校要以此次务虚会为契机,通过召开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展“大调研”等方式,着力破解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出席本次会议的校领导还有方平、孙真荣、梅兵、汪荣明。校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长助理;各学部党委书记、主任、副主任,A类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院长,B类学院院长及下属各系党委(党总支)书记、系主任,各书院党委书记、院长;机关各部处室正职;学生党工委、机关党工委、后勤党工委、产业党工委书记;各直属单位党政正职;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人;工、青、妇负责人;部分特邀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文|符哲琦 夏建国 图|吕安琪 来源|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